关于“工作流程”,在企业管理和计算机软件 开发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关的概念,称“业务流程”
或“业务进程”(Business Process) ,即每项业务的 操作流程。相似的,对作战指挥工作流程及模型 作如下定义:
定义 1 作战指挥工作流程指的是作战指挥 活动的操作流程,由固有的若干操作或任务组成。作为作战指挥,每项指挥活动都要一件一件 地处理。具体的一项指挥活动称为该工作流程 的一个案例或实例。
定义2 作战指挥工作流程模型是对作战指 挥工作流程的形式化描述,包括描述任务间依赖 关系(因果依赖与规章依赖)的工作流程逻辑、显 性内容和资源利用情况。
定义 2中使用的概念“因果依赖”、“规章依赖”、“显性内容”、“资源”仍然采用企业中相关 概念的定义,即: 若工作流程中后一个操作或任 务的执行依赖于前一个操作的结果,则称这 2个 操作之间存在因果依赖关系; 由规章制度产生的工 作流程中 2个操作的前后关系,称规章依赖; 一个 操作产生的信息如果是选择后继操作的依据,则称 该信息为显性内容,否则称为隐性内容; 工作流程 中有些任务必须由人来完成,有些则可以由计算机 系统自动完成,称执行任务的实体为资源。
对作战指挥工作流程的建模,不仅要如实地 反映指挥机构各个人员(指挥员与指挥机关人 员)的工作过程,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希望发现流 程中的冲突问题,使得指挥活动更加有序,保持 指挥机构中各组成部分的高效工作以及各组成 部分保持一定比例和最佳相互关系
对指挥工作流程的建模聚焦在处理事件的 过程以及资源。
过程定义了哪些任务需要被执行,还包括一 系列决定执行次序的条件。因此使用 Petri网来 建立过程模型是很适合的。该网有一个过程“起 点”和“终点”。用库所表示条件,用变迁表示任 务。过程一般都可以用 4种基本机制来建模,即 顺序、选择、并行、循环。
顺序执行指的是任务一个接一个地执行,通 常任务之间有明确的因果依赖关系。例如,第一 个任务的结果是第二个执行任务所需的输入。 这种形式的路由通过在两个任务之间间添加一个库所进行链接的方式来建模。例如, 在战斗的组织阶段,指挥流程一般是顺序执行了 解任务、判断情况、定下决心、下达命令等任务。 顺序执行模型如图 1所示
C1、C2、C3、C4 分别是了解任务、判断情况、定 下决心、下达命令执行前必须满足的条件。如 C1 代表接受上级任务, C2 代表已理解任务, C3 代表 形成了敌我态势的初步判断, C4 代表形成了决 心,制定了作战计划, C5 代表命令已下达。
选择执行是在 2个或多个任务中选择一个 执行,一般需要在多任务选择之前,增加一个决 策任务来决定应执行哪一个任务。例如,作战过 程中当一梯队作战单位进展顺利,提前完成预定 计划时,指挥员需要决策是继续扩大战果向纵深 发展,还是转入防御,配合二梯队的进攻。选择 执行模型如图 2所示
并行执行是指多个任务同时执行或以任意 次序执行。一般要人为地添加 2个任务,一个是 在需要并行的多个任务执行之前加一个“分解” 任务,在任务执行之后加“合并”任务。这样就可 以实现多任务的并行。例如,在指挥所制定作战计划时,各种计划是同时制定的,而后进行汇总。 并行执行模型如图 3所示。
其中的“组织制定计划”就承担了任务分解作用,在 C2、C4、C6 中分别产生一个标记,使得 3 个任务可以同时展开; “汇总计划”承担了“合并” 任务,在 C3、C5、C7 中都有标记时,在 C8 中产生 标记,使得计划审批得以实施.
循环执行是指某些任务需要反复执行,直到 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执行其他任务。这种 执行机制需要在建模时增加“循环判断”任务,以 判断是否继续循环或跳出循环去执行其他任务。 例如,在作战过程中,指挥员需要时刻关注战场 态势的变化,下达控制指令,判断是否完成预定 的作战任务。循环执行模型如图 4所示。
其中, “完成预定任务”承担了“循环判断”任 务,每次执行到该任务时,首先判断是否完成了 预定的作战任务,而后在 C1、C5 中的一处生成一 个标志,决定是继续循环还是结束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