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日期 | 修改人 | 备注 |
2020-07-07 16:18:14[当前版本] | 魏漫漫 | 格式调整 |
2020-04-27 15:13:06 | 魏漫漫 | 创建版本 |
先说一下,为什么会提到工具Postman的用法,因为近期在做湖南省质量监督系统,涉及到调用第三方的工作流接口,调用的时候是需要加上token参数。刚开始的时候是在程序里面写固定的,但是针对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这个token值是会变动的,所以调试起来非常麻烦,后面试着使用postman去进行代码调试。
postman是开发中最常用到的API测试工具之一,接下来介绍一下用法:
一、简要介绍
有 ☁ 标识表示为云服务
如下图所示,postman 界面十分丰富,基本上所有常用的功能都能一览无余
如下图所示,API 测试页面十分的易用,操作界面一目了然。
接口的调用常常需要通过登录,postman 预设一些常见的认证方式,比较常用的 Basic Auth, OAuth2.0 等,这些预设的协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十分的有用。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默认选项是从父目录中继承,所以如下图所示,其实我们可以在一个 Collection 或者是下面的文件夹中设置认证方式,这时候整个目录下的所有的 API 默认都可以通过认证
所有 K-V 模式的参数都可以批量编辑, 包括 QueryString, Body, Header, 批量编辑的功能可以快速复制浏览器中的请求参数信息到 postman 中
postman 中一共存在五种变量类型, 全局变量,Collection/文件夹中的变量,环境变量,数据变量,本地变量
如图所有变量层级从外到内,如果出现重复的变量名,里面的会覆盖外部的变量
具体实例介绍: